信息摘自:天山網
說起飼料加工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麥草、樹葉、苜蓿等細軟飼草。但是,近日記者在吐魯番市艾丁湖鄉、亞爾鄉、恰特喀勒鄉看到,這種現象已被徹底打破,養殖大戶們在飼草加工時,可對葡萄枝藤、玉米、高梁硬桿等作物進行加工,從而結束了多年以來飼料加工只“吃”軟,不沾硬的歷史。據了解,僅此一項,該市每年可新增飼草20萬噸左右,較大程度緩解了飼草短缺的重大問題。
吐魯番市畜牧局黨組書記李武介紹,吐魯番市飼料加工由“吃”軟向軟硬都“吃”提升,也是被逼而來的絕處逢生之舉。眾所周知,近年來全地區都在調整種植結構,大力實施“退糧還經”,但是,高效作物逐漸淘汰了糧食作物之后,農區秸桿飼草的減少,卻嚴重制約了全市農區畜牧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市政府及時組織農業、農機、畜牧等部門,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最后,大家把增加飼料的落腳點歸結到了飼料加工的創新上。因為,以種植葡萄為主的吐魯番市,26萬畝葡萄園里每年所生長出的大量葡萄枝藤被剪割下來后,不是被農民燒掉,就是成為垃圾影響村容村貌,如果解決了飼料加工中的“吃”硬問題,葡萄枝藤可變廢為寶,成為解決農區飼草不足的新突破。沒想到歷經反復試驗,不但葡萄枝藤無論干濕均可加工成牛羊喜愛吃的飼草,玉米桿、玉米芯、高梁桿等作物秸桿,也可同樣加工成牛羊愛吃的飼草。這樣一來,農區牛羊育肥飼草不足的問題就有效得到彌補。
亞爾鄉養殖協會會長吐爾地•艾比布告訴記者,過去每畝葡萄園的嫩葉和細枝條,每年只能喂養1——2只羊,但自從葡萄硬枝和可加工飼草后,每畝葡萄園至少可供養4至5只羊。他家是全鄉最大的養殖戶之一,年育肥牛羊約1100多頭,而育肥牛羊的飼草料,80%依靠從外地購進,去年僅購買飼草他就花去了10多萬元,但今年情況將會出現轉機,由于他已購進了可加工軟草和硬桿作物的全套設備,收購葡萄枝藤和其它如玉米、高梁等硬桿作物的價格又相對便宜,所以,養殖成本將會降低許多。
吐魯番市畜牧局黨組書記李武欣喜的向記者介紹說:目前正值葡萄園葡萄枝藤剪修、各類秸桿作物收割的時候,往年這個時候,村頭、田野葡萄枝藤和作物秸桿到處亂堆亂放,但今年幾乎看不到這種現象。農機、畜牧等政府相關部門,已深入農區,幫助各養殖農戶,協調收購資金,維修加工機械,更大范圍宣傳和推廣硬桿作物加工技術。
葡萄鄉一養殖戶農戶告訴記者,冬春季節加工粗硬秸桿要經過碾壓,但深秋季節加工時因枝條還嫩,所以就不需這個環節,因此,目前是加工粗硬秸桿的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