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飼料生產企業低碳生產模式初探(1)
錘片式粉碎機是一種利用高速旋轉的錘片擊碎飼料的機械,應用范圍廣,對原料適應性強,生產條件要求低,功能多,操作簡便以及維護相對簡單,但是粉碎過程排料不暢,造成粉碎粒度均一性差,產生過多的細粉,造成能量浪費,環境的粉塵多。對輥式粉碎機是利用一對相向旋轉的圓柱體磨輥鋸切、研磨飼料的機械,加工能效高,粉碎原料的粒度大小易于控制,粉碎物粒度均勻,粉碎噪聲低,產生的粉塵少,在節能、提高產品質量和環境控制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產品的物理特征極佳,粉碎粒度比較均勻。
目前在我國飼料粉碎工藝中,由于對輥式粉碎機適應性差,沒有得到推廣使用,絕大多數廠家仍使用錘片式粉碎機。特別是立式錘片式粉碎機越來越受到飼料生產廠的歡迎,其主要特點是能耗低,與同等生產率的傳統錘片式粉碎機相比,最多可降低能耗25%,主要原因在于重力及轉子的綜合作用使物料及氣流通過粉碎機,而無需大型的外部氣流系統;水分損失少,減少了“粉碎干縮”— — —因物料在粉碎室內停留時間短,溫升小,潛在細粉少;粒徑分布帶窄— — —因物料顆粒受錘片打擊的次數較少。
綜上所述,根據飼料廠實際需要,從節能降耗、降低生成成本、除塵和噪聲等方面考慮選擇立式錘片式粉碎機,采用先粉碎后混合工藝,進行二次粉碎或閉路循環粉碎,并采取消音及防塵措施,改善工作環境,保障操作者健康,從而達節能減排的目的。
2.1.3 粉碎粒度: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增強,動物飼養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引起重視。研究人員用飼料加工方法的改變來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探索粉碎粒度對營養消化的影響,使飼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降低排泄物的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試驗研究證明,飼料最適宜的粉碎粒度是指飼養動物對飼料具有最大利用率、最佳生產性能且不影響動物健康、經濟上合算的幾何平均粒度。仔豬飼料中谷物原料的粉碎粒度以300~500μm為最佳;生長育肥豬谷物的適宜粉碎粒度在500~600μm;母豬谷物類飼料的粉碎粒度以400~500μm最好。
2.2 節能減排效果
2.2.1 緩解蛋白飼料,降低碳氮排放:以豬低蛋白質日糧為例,將豬飼料中的粗蛋白(CP)降低3%,每年可節約至少相當于500萬t豆粕的蛋白質飼料;豬日糧CP每降低1%,可將氮的排出量減少10%,意味著對于1個萬頭豬場,每年可少向環境中排放近10t氮,相當于150t豆粕中的蛋白質含量;豬日糧CP每降低1%,豬舍氨氣濃度可降低10%以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蛋白質原料的進口依賴。
2.2.2 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廢物排泄:采用適宜的粉碎粒度飼料不僅可減少育肥豬糞內干物質(減少27%),而且可提高母豬采食量和養分消化率,減少母豬糞便的排出量。以玉米粉碎粒度減少對豬排泄物的影響為例,當粉碎粒徑從1200μm降到400μm,每天每頭豬的干物質排泄物從594g降到467g,氮排泄物從19.1g降到13.1g,表明谷物的粉碎粒度減小,飼料的干物質和氮廢棄物排出量降低,有利于保護環境。
2.2.3 節約能源,降低污水排放:嚴格執行飼料廠制定的生產工藝流程和每一道工序的管理,嚴格控制產品成本的配方領料、耗費標準,多出正品,少出廢品,提高班產量。淘汰落后工藝,采用清潔生產、節能環保的工藝采取污水處理后回用,比如作為冷卻水;減少外排,做好企業用水、排水管道的檢查,做到無管道滲漏現象,防止意外用水或排水現象。
3 結論
在燃煤鍋爐改造技術和飼料工藝的節能減排兩個環節中,飼料生產企業形成一種減少對燃煤、電能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氮、污水排放,提高飼料利用率,緩解蛋白飼料需要量的低碳生產模式,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效果。
(貴州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李莉娜,吳仙;貴陽新希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陳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