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從出生到性成熟需8~10個月的時間,如果母豬性成熟后不能正常配種,將對養殖戶造成很大的損失。導致母豬繁殖障礙的因素很多,如飼養管理不當、營養不良和環境因素等。本文針對雷波縣中小型規模養殖場(戶)母豬繁殖障礙的發病情況,總結出簡單的綜合防治措施。
1 先天性繁殖障礙及防治
豬的繁殖器官畸形比較常見,大多受遺傳性控制。如卵巢系膜和輸卵管系膜囊腫,輸卵管阻塞或形成盲端,缺乏子宮角、單子宮角、無管腔的實體子宮角、子宮角分支重復、子宮頸閉鎖、雙子宮、雙子宮雙陰道以及陰瓣發育過度。即子宮先天性異常造成的先天性不育等。一部分因近親交配或其他原因,造成母豬出生時已喪失繁殖能力。此類母豬一經檢查發現后應立即淘汰。
2 母豬乏情及防治
(1)后備母豬乏情。一般情況下,后備母豬在8月齡后仍未出現初情期的即可視為乏情。但是有些外來種豬初情期發情表現不明顯,應特別注意觀察。后備母豬乏情主要因母豬瘦弱,營養太差,飼喂的飼料中缺乏蛋白質 礦物質和維生素等,造成性機能減退或不排卵。也有因精料飼喂太多,又缺乏運動,造成母豬生理性肥胖,影響內分泌的正常活動,導致濾泡不成熟而長期不發情。某些疾病所致,如子宮和卵巢疾病等。
防止母豬乏情要嚴格按照種母豬的飼養管理標準飼養管理后備母豬,使其保持良好的種用體況,要求體況肥不見膘,瘦不見骨,即保持不胖不瘦的中等體況;可選用有配種經驗的種公豬誘情。經改善飼料條件仍不發情者可試用藥物治療,配方為益母草15g,熟地、肉蓯蓉各13g,當歸、白勺、陽起石各12g,煎水拌食飼喂。
(2)經產母豬乏情。
通常情況下母豬斷奶后3~7天可發情,如果母豬斷奶10天后仍不發情即視為乏情。導致經產母豬乏情的原因主要是母豬的體況差和卵巢黃體異常等。預防經產母豬乏情必須在母豬哺乳期間供給充足的營養,保持母豬的種用體況。母豬斷奶后可利用公豬刺激發情。治療可用激素類藥物,黃體酮每次肌注30~40mg,可促使母豬發情;孕馬血清皮下注射,每次10~15mL,每天注射1次,連注2天,通常在注射后4~5天發情。
3 配種后母豬不受胎的防治
母豬性欲缺乏或顯著減退、發情不明顯、經屢次配種后仍然不能受胎,視為母豬不受胎或屢配不孕。
造成配種后母豬不受胎有的是因公豬精液質量不好或血親很近的公母豬交配;有的是因配種時間不當,未能正確掌握母豬的發情期;有的是母豬生殖系統有疾病,不能正常受胎。如果是公豬的原因,應及時更換種公豬。適時配種對母豬懷孕有決定作用,老母豬發情時間短,配種時間可適當提前,小母豬發情時間長,配種時間可適當推遲。就豬種來說,要掌握培育品種早配、本地豬晚配、雜種豬居中間的原則。如果母豬生殖系統有疾病,應及時治療。治療子宮內膜炎每次注射青霉素500萬IU,并用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子宮,待炎癥消失后再進行配種。若久治不愈,應考慮淘汰。
4 母豬流產、產死胎和木乃伊的防治
偽狂犬病、乙腦、細小病毒和藍耳病等均能引起母豬流產。如果飼喂發霉變質、冰冷、有毒飼料都容易引起胎兒早期吸收、中途死胎或流產。母豬過分肥胖則容易引起難產、產死胎或木乃伊胎。環境條件差、應激和飼養管理不當因素也容易造成母豬流產等疾病。
飼養管理中要切實做好防疫注射和圈舍消毒工作,嚴禁飼喂發霉、變質和有毒的飼料。懷孕母豬的營養水平以粗蛋白質占比14%~17%為宜,并注意礦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對懷孕母豬嚴禁飼喂酒糟類飼料。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做好防暑降溫、防寒保暖工作,盡量減少應激因素,切忌懷孕母豬劇烈運動,不能亂用藥物。母豬分娩時必須有專人看護管理,發生難產時應及時救治。應用催產素1mL/kg體重肌注,若20~30分鐘胎兒仍無法產出,可采用人工助產措施掏出。如果掏出1頭仔豬后,母豬轉為正常分娩應停止手術。手術后注射抗菌素和抗炎癥藥物。
(吳華端 四川省雷波縣農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