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接種人員要求
免疫接種人員要求身體健康、免疫操作技術熟練、動作輕柔、輕抓輕放,而且最近沒有接觸過其他雞場的雞群,尤其要避免接觸到疫區發病雞只。人員在免疫前應先沖洗消毒,并更換衣物鞋帽。
人員數量要充足,建議2000~2500只雞以內配1個熟練工來進行注射等接種操作。對于平養雞群、籠養雛雞群,還要增加人手來“圍雞”、“抓雞”以配合免疫接種。“大雞”如果采取“一人保定,一人或兩人接種”的方法,如果同時接種兩種或以上的疫苗,都要增加人手,建議1500~2000只雞以內配1個熟練工。
2.用具器械準備
免疫接種用具和器械必須合適,而且徹底消毒,還要數量充足。竹片圍欄,木板,籮筐,膠框等必須徹底消毒后才能使用。連續注射器、針頭、刺種針、滴瓶等使用前宜高溫消毒(如冷水煮沸消毒15分鐘以上),不可使用化學方法消毒以免化學藥品殘留影響疫苗免疫效果。飲水免疫最好使用冷開水,其次為深井水、地下水,不宜使用自來水。
連續注射器、針頭、刺種針、滴瓶、飲水器等要型號合適,數量充足。連續注射器使用前要先校準,保證注射量與免疫劑量完全一致,通常使用0.5~1mL的連續注射器,7~9號針頭:如小雞用0.5mL連續注射器,大雞多用1mL連續注射器;打水劑疫苗多用7號針頭,打油乳劑疫苗多用9號針頭,針頭數量要充足,每注射100~200只雞換1個針頭,或免疫0.5~1小時換1個針頭。飲水器應用塑料制品,不宜使用金屬容器,以免金屬離子影響疫苗效價,飲水器數量要充足,最好1000只雞配20個飲水器,最少不得低于10個。30mL滴瓶、刺種針等數量也要恰當,通常點眼、滴口免疫時,1瓶凍干苗加入30mL稀釋液,稀釋后分裝成2~3瓶,供2~3人同時免疫使用,避免在接種過程中人手的體溫和環境溫度影響疫苗效價。
3.雞群狀況
免疫接種前先觀察雞群,了解雞群的健康狀況。一般來說,病殘雞等不免疫。當雞場里的雞群有疑似發病癥狀時,應嚴格按照順序來免疫,先免疫健康雞群,再免疫假定健康雞群,最后接種病雞群。使用疫苗可能誘發正處于潛伏期的疫病發生,尤其是亞健康和假定健康雞群,應引起重視。
任何疫苗都有其免疫空白期,在此期間,機體的免疫保護力不強,容易發病,一般認為疫苗最佳的免疫時間是該病流行發病的前4周。在疫苗接種時要針對不同的雞群和免疫方式選擇恰當時刻來進行,以減輕對雞群的應激,飲水免疫宜在早晨,點眼接種要在白天,小雞免疫可在白天,中大雞注射接種宜在光線暗淡的晚上,若來不及,要盡量遮光。
接種前,雞舍內應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以免接種時疫苗被污染而影響免疫效果,或細菌、支原體等感染而加重應激反應。如雞傳染性喉氣管炎活疫苗免疫前,先清理雞舍內雞糞雞毛等,通過排污降塵處理,間接降低免疫后出現的應激反應。免疫病毒活疫苗前后3天嚴禁使用抗病毒藥物,免疫細菌活疫苗前后5天嚴禁使用抗生素,以防藥物對疫苗的干擾。在免疫前后3天內,建議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C、電解質或電解多維等來緩解應激;同時,冬春季節免疫當天,提前將室溫升高1~2℃,以減輕應激,此方法對緩解雛雞群注射接種后呆滯、嗜睡、扎堆有一定效果。
用竹欄等圍雞時,圍雞數量不宜過多,以兩三百只雞為宜,并使雞群處于休息、安靜狀態,避免雞群受驚、擁擠、扎堆等;免疫接種后半小時還要觀察雞群食欲、行為狀況等有無異常。
4.疫苗準備
根據本地流行病史,選擇與流行毒株一致的疫苗株;初次免疫選用毒力較弱的疫苗株,加強免疫選用毒力較強的疫苗株。
疫苗使用前應檢查外包裝是否清潔完好,標簽是否完整,包括疫苗名稱、批準文號、生產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至、貯藏、用法用量以及生產廠家等內容。貯藏不符合要求和超過有效期的疫苗都應廢棄。然后檢查瓶蓋是否松動,瓶身是否有裂損等。凍干苗在使用前要檢查是否失真空,方法如下:將裝有稀釋液的注射器針頭通過膠塞(未開啟鋁帽)插入疫苗瓶中,稀釋液應自動或很容易注入疫苗瓶內,否則,該瓶疫苗已失真空,不能使用。油乳劑疫苗在使用前先要檢查破乳或分層情況以及“回溫”,如破乳或超過規定量的分層(水相滲出按規程規定不能超過5/100)則不能使用,油乳劑疫苗在使用前還要“回溫”,方法如下:夏天提前2小時拿出來,室溫放置;冬天提前2~3小時放在40℃恒溫水浴中。油乳劑疫苗“回溫”后,其溫度接近雞體溫度,避免冷應激(油苗溫度低,會引起體內毛細血管收縮,形成局部腫塊,從而影響免疫效果)。疫苗在使用前要充分搖勻,使用過程中也要定時搖勻以讓每只雞獲得相同的疫苗抗原量。
準備疫苗的數量要比理論數多出5~10%,因為實際操作中常常會有損耗,出現浪費等現象,所以需要多備少量疫苗。使用凍干苗免疫時還需要準備好稀釋液,一般用生理鹽水或專用稀釋液稀釋后方可進行免疫。疫苗開啟后,油乳劑疫苗應在當天用完,凍干苗應在稀釋后2小時內用完,超過時間的應予廢棄。剩余廢棄的疫苗、疫苗瓶等用消毒液浸泡或經高溫消毒等無害化處理后銷毀。
作者簡介:

鐘植文,獸醫師,華南農業大學預防獸醫碩士畢業,現為廣東永順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客服部檢測實驗室主任,從事實驗室檢測和養殖一線技術服務等相關工作,提出“無”雞(豬)管理比“有”雞(豬)管理更為重要的觀點。
備注:該文發表在《養禽和禽病防治》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