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山東隨著“海上糧倉”建設的不斷推進,水產品已成為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膳食構成,山東海洋與漁業廳在水產養殖領域推廣復制“工廠化”養殖模式,確保了水產品的安全。
6月21日,在山東食品安全周啟動期間,記者跟隨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相關領導深入到水產養殖企業,觀摩了工廠化水產養殖模式。
萊州明波水產公司是山東“工廠化”水產養殖的模板。在廠區內你看不到池塘和泥土,只有排列整齊、錯落有致養殖車間。這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5萬平方米,工廠化流水育苗車間10000平方米,是國內最大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基地。
公司的相關人員介紹說,循環水養殖系統內部生物包絕對不允許添加任何藥物,循環水養殖與傳統流水養殖相比,節水90%、節電69%、節煤93%,廢水廢氣排放量減少90%以上,養殖密度每立方米增加20公斤,高效穩定、節能環保,實現養殖可持續發展。而循環水養殖的水是封閉性的,水要經過紫外線殺毒、水質凈化、生物處理等,水質達到國家規定的安全的一類養殖水標準,實現養殖環境動態監測與自動調控,確保了養殖水產品的安全,根據不同養殖品種生長習性構建最適生長條件,實現福利養殖,提高養殖效率。
這個公司養殖的“夢幻之魚、刺身絕品、磯釣之王”三大美譽的斑石鯛既是商品魚,又是滋補與待客佳品,去年出口韓國三批共計1.2萬余尾,這是國內斑石鯛首次出口。
山東海洋與漁業廳市場質檢處處長王成建在現場對記者說,明波公司還有16萬立方米的海上深水網箱養殖基地,并與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相結合創新實現“陸海接力”高效養殖模式,解決了傳統的網箱養殖無法越冬、近海養殖污染的問題。該模式被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在全省進行推薦推廣和復制。目前山東省海水工廠化養殖水體達到900萬立方米,占全國的1/3。
為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加大監管力度,2015年共完成4500多個部級和省級監督抽查及風險監測抽檢任務,省級產地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9.0%。全省抽檢陽性樣品執法查處率達100%,檢查企業9638家次,陽性樣品執法查處率100%;與公安廳聯合制定了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意見,積極推進“海上糧倉”建設和現代化漁業經濟建設,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