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國內生豬價格不斷探底,據卓創資訊統計,1-6月份國內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24.79元/公斤,同比下降28.56%;最低價為6月21日的12.38元/公斤,較年初累計降幅66.59%。
目前,能繁母豬存欄量處于相對高點,加之國內與進口凍肉庫存升高,機構預測下半年生豬價格或低位震蕩,均價或在15元/公斤左右。
那么眼下,半年過去了,在豬周期持續下行的背景下,頭部豬企的成本管控成效如何呢?
此前調研紀要顯示,自2020年四季度以來,正邦科技通過率先淘汰低效母豬、自建優質產能替換劣級產能、提升生產管理水平等實招硬招,使得公司二季度成本超預期下降。
正邦科技近日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仔豬成本已從2020年四季度的950元/頭降至2021年二季度的600元/頭,降幅達37%。
公司方面介紹,二季度仔豬成本優勢將在今年四季度出欄肥豬中得以體現,屆時,育肥成本將進一步下降。正邦透露,預計到2021年底,公司自繁自養產能占比將達到60%。
對于未來成本下降空間,正邦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已提前引進11120頭國外優質種豬,該批種豬發揮能效后仔豬成本還將進一步下。正邦預計,在正常生產條件下,未來仔豬成本將達到300-400元/頭。
此外,公司通過飼料配方改良、智能化養豬推進、豬只健康管理水平提升等方式進一步降低養殖成本,預計2022年有望降至行業領先水平。
牧原股份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公司2021年一季度商品豬完全成本每公斤16元多。牧原稱,從4月份開始,隨著產能釋放和在群成績提升,養殖成本有所下降。
對于下降的程度,牧原在最新公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稱,公司不同區域子公司之間成本存在一定差異,領先區域完全成本在14元/公斤左右,部分場線完全成本可以達到13元/公斤以內,部分新建設子公司成本在20元/公斤左右。

惹人注意的是,牧原概述了空氣過濾智能豬舍投入使用的成績:目前使用空氣過濾智能豬舍后豬群生長速度有所提升,相信未來隨著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智能化設備的大規模推廣應用,公司成本會進一步下降。
牧原稱,公司希望在2021年第四季度時點或階段性達到14元/公斤的成本目標。
之前在產能擴張上,新希望是沖得最狠的:
2019-2021年6月,新建生豬養殖項目超100個,新增項目產能5435萬頭,覆蓋四川、甘肅、山東等20多個省份及地區。由此需要投入資金超800億。
但是很遺憾,這些新建場并未全部投產,發揮其效用,目前,新希望合作農戶占比仍然高達80%,這部分費用依然在持續支出中。
新希望解釋稱,為了幫助種豬快速上量,其中很多育肥場被階段性地改用成臨時種培場,還有疫情處理中轉隔離、以及部分育肥場發生疫情后處于消毒凈化等情況。所以目前自育肥占比還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