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畜牧養殖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環境保護問題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鑒于此,本文對畜牧養殖業中的污染源進行了系統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旨在盡可能地減少畜牧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協共贏。
在市場需求不斷增大的形勢下,畜牧養殖業規模也在增大,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然而,由于陷入思想誤區,許多養殖戶對由于發展養殖業而帶來的環境問題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環境污染加劇,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以下主要就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問題進行探討。
1 畜牧養殖中的主要污染源
(1)家禽養殖產生的糞便。在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會排泄出大量糞便,而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若不能及時處理則會發酵,并產生有害氣體,引來蒼蠅、蚊子等害蟲,影響養殖場的環境,不利于畜牧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不利影響。
(2)農藥及化肥等帶來的污染。種植業需要使用大量的農藥、化肥及化學除草劑對畜牧養殖區域的草場、水體及土壤等造成破壞,有時可能造成食物鏈循環污染,帶來嚴重的環境危機。
(3)動物飼料帶來的污染。動物飼料中的某些成分(如植酸磷)無法被動物直接吸收,會隨動物糞便排出體外,對環境造成污染。飼料中添加的抗生素和生物激素等成分,也會對動物及人體產生很大影響,不利于動物及人體健康。
(4)臭氣和臭味污染。在飼料中,蛋白質會代謝為氮氣,這也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在畜牧養殖中產生的氮氣和硫化氫等氣體,往往會散發出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特別是在養殖場周邊,臭氣長期存在,久而久之會造成大氣污染。
2 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措施
(1)加強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提高環保意識。畜牧養殖過程中造成環境問題嚴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養殖者的環保意識不強,未能認識到保護環境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關系。因此,應立足于當地農村經濟與發展的實際,深入基層,積極進行環境保護知識宣傳,不斷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摒棄傳統的污染嚴重的養殖方式,做到科學發展畜牧養殖業。
(2)加強完善畜牧養殖的相關制度,加大監管力度。在畜牧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除了養殖人員環保意識不強外,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規制約也是導致環境問題存在的重要因素。必須依靠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并加大監管力度。要進一步對原有的養殖技術規則進行規范,加大對獸藥添加劑和飼料添加劑等藥品的監管力度,控制劑量超標類藥品的出售,鼓勵養殖戶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實現畜牧養殖的生態化和安全化,防止畜牧產品產生直接污染,保證食品安全。
(3)加大資金投入,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在畜牧養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物、垃圾等環境污染物,要實現對這些污染物的有效處理,就要采用先進設備,這就要求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只有擁有完善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設備,采用選進的科技手段,才能進一步提升養殖場的除污能力,促進養殖場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應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另外,還要積極運用科學技術。比如引入基因工程和聚合酶反應技術對動物疾病進行診斷;在畜禽種群選育方面運用逐代選育或轉基因技術;在病蟲害的防治方面采用生物方法等。
(4)構建生態化畜牧養殖模式。在畜牧養殖業中,環保是一項復雜、工作量大和涉及領域廣的系統化工程,只有采用科學的養殖新模式,才能促進養殖業生態化水平的提升。第一,在發展畜牧養殖業時,應盡可能使用綠色獸藥和綠色飼料,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排出量,做到生產過程的綠色化;第二,對養殖廢棄物進行生物凈化與循環再利用,構建起生態、綠色和清潔的養殖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物排放,達到保護環境的目標。
3 小結
在發展畜牧養殖業的過程中,除了重視經濟與社會效益外,還必須重視環境效益。因此,針對畜牧養殖業中存在的環境問題,不但要增強環保意識、增加資金投入,還要積極引入先進科學技術、加大防治力度,盡量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畜牧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趙金粉、張國銳 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倘甸鎮畜牧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