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舍內溫度過低,或過飲冷水,采食冰凍飼料,或伏臥于陰冷潮濕地面,致使寒邪內侵,損傷脾陽而發病。暑熱之氣侵襲,或采食腐敗生毒的飼料,或飲用污穢不潔的水液,或疫毒疫菌經口入侵胃、腸,熱邪積內損害胃、腸而發病。對禽類有致病作用的寄生蟲,其蟲體和產生的毒素侵害家禽臟腑而致病,如蛔蟲病、球蟲病和組織滴蟲病等,都可引起嚴重的腹瀉癥。從中西獸醫看,凡病邪侵肝、膽嚴重者均排綠色糞便,凡病邪侵害腎嚴重者多排白色糞便,凡病邪侵害胃、腸嚴重者致出血,均排紅色糞便,凡消化不良、食物腐熟不透而夾生,均至拉黃稀。
2 臨床癥狀
(1)傳染性綠色下痢。據不完全統計,病毒性傳染病有5種,其中包括雞新城疫、傳染性喉炎、鴨瘟、小鵝瘟和番鴨細小病毒?。患毦杂?種,其中包括禽潰瘍性腸炎、禽亞利桑那菌病、鴿大腸桿菌病、鴨漿膜炎、禽綠膿桿菌病、禽肉毒中毒病、禽鏈球菌病和鴨偽結核病。以上疾病以綠色便為主癥,也有先白后綠或先黃后綠的現象,但沒有紅綠混合交叉的現象。
(2)傳染性白色下痢。據不完全統計,以白痢為主癥的疫病主要有8種,除痛風病外,其他7種均為細菌性疾病。其中有禽沙門氏菌病、禽李氏桿菌病、禽傷寒、禽霍亂、禽滑液支原體病、禽葡萄球菌病及禽念珠菌病。1~3周齡雛雞發病,排白色糞便,“糊肛”,心、肺、肝等器官上有特征性壞死結節;青年雞見心、肝、肺等器官上有黃白色壞死結節;成年雞卵泡大小、形狀、顏色均發生改變,同時出現卵黃性腹膜炎。
(3)傳染性紅痢。紅痢多為細菌、寄生蟲侵害腸道,傷面出血造成。如禽球蟲病、細菌性雞壞死性腸炎等。發病急,臨床表現多以貧血、血痢為主,剖檢可見小腸或盲腸出血、壞死。死亡率高。
(4)傳染性黃痢。禽傳染性黃痢有5種,其中包括禽流感、禽大腸桿菌病、禽彎曲桿菌腸炎、禽結核病和禽衣原體病。
(5)非傳染性腹瀉癥。發病較輕的為稀,病重者為湯。被寒邪侵襲,寒泄便黃色湯;受熱邪侵襲,飲水過,便黃稀;熱邪傷及胃、腸,導致郁結的,排膿血稀便;寄生蟲傷胃、腸,便褐稀、黃稀。
3 綜合防控措施
合理給料,忌喂霉敗飼料、摻假和難以消化的飼料。盡量飼喂全價配合飼料,喂飼料添加劑要適量,飼用維生素時,應注意各種維生素之間的平衡關系,不可過多過少,實行科學配料。帶雞消毒,即在雞舍內噴灑一定濃度和劑量的消毒液,此是防治雞腹瀉的有效途徑。除采取以上措施外,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1)解毒止瀉。統觀以上5種腹瀉癥,除痛風病外,均為病毒、細菌、寄生蟲、寒邪及熱邪侵害禽體。這類病癥在獸醫治則上均以解毒止瀉為主。禽是敏感動物,發病快,因此在獸醫未確診之前,用中藥解毒,抑制病情惡化非常關鍵。因中藥是對臟腑進行整體調理,促其產生對病原的抵抗力,很少有副作用和后遺癥,這樣能防止病情加劇,為徹底治愈贏得時間。
(2)降低禽舍內濕度。 高濕環境為病毒、細菌、寄生蟲的生存、繁殖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致使發病率升高。高溫高濕易使禽發生球蟲病和大腸桿菌病,還可使集約化養殖場的禽因高熱飲水量增加,排熱而便湯,便湯后水分遇熱蒸發又增加濕度造成惡性循環。因此,從防疫與對病禽的護理上,都必須制止高濕的環境。到底相對濕度多少為高濕?由于家禽的種類、年齡和品種不同,衡量的標準也不一樣,但是水禽中的鴨、鵝肯定比陸禽中的雞要適應高濕度。對于禽而言,相對濕度70%以上即為高濕。但就同一品種而言,在風土馴化下,一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適應性,如在南方生長的要比北方生長的適應能力強,成禽要比雛禽抗濕能力強。目前,降低禽舍內濕度,可采用以下方法。第一,節約用水,不讓水跑冒滴漏,以減少水分在禽舍內的蒸發。第二,降低溫度,密封式雞舍,開啟風機。開放式雞舍,開前后窗使空氣流通,以控制濕度。
(3)治療和護理相配合,提高治療效果。根據筆者經驗,對重癥禽群應迅速使用中草藥治療2~3日,當有一定效果時,再用疫苗接種,這樣療效比較穩定。加強病禽護理,為病禽創造良好的環境,可提高藥物治療效果。例如,給養殖禽群提供安靜的環境,避免大的響動,以及防止飛鳥、貓、犬、鼠等入舍。將強光照調為弱光照,長時光照縮短為短時光照。將飲用水由生冷水改為涼白開水,以阻止其他病原微生物進入禽體內。調整飼料營養成分和形態。病禽喜食軟質和腥味食物,為此用開水或溫水拌濕料,既可使食物軟化,又能使腥味突出,這樣能誘其多進食。另一個誘食辦法是在飲水中同時添加0.3%食鹽和0.1%蘇打,以促其消化功能的提高。
(朱文秀、周彥春 吉林省通榆縣蘇公坨鄉畜牧獸醫站;胡成棟 吉林省通榆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