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6年我國斑點叉尾鮰養殖分布與產量預測
(1)2016年商品飼養的魚種數量來源
2015年全國斑點叉尾鮰孵化魚苗近12.5億尾(其中湖北省約11億尾),魚苗成活數量為9.7億,培育魚種約為6.8~7.1億尾,目前進入商品飼養初期時因病害大約損失近0.45億尾,實際全國進行商品飼養的魚種數量約為6.5~6.8億尾。
(2)2016年斑點叉尾鮰主要養殖區域的分布
全國斑點叉尾鮰養殖區域能形成批量產量的主要分布于湖北、廣東、廣西、河南、四川、江蘇等省份為大規模生產量;江西、重慶、湖南、新彊、安徽、云南、貴州等與其他省市養殖規模較小不可能形成規模性產量。
(3)2016年為什么形成規模化的養殖呢?
目前我國淡水魚養殖普遍存在養殖經濟效益低,四大家魚是我國淡水主要養殖品種,但經濟效益低商品魚銷售較困難,名優魚類養殖的經濟效益開始下滑,銷售量較難上升等原因。
2015年我國斑點叉尾鮰養殖產量大約為23 ~27萬噸左右,其中魚片加工約為13~15萬噸占50%,加工的商品魚收購價約在14元/kg;國內活鮮市場銷售約為50%約為14~12萬噸,平均銷售價格在17~24元/kg,經濟效益的誘獲下這樣造成許多養殖者,從2016年來改為大規模化養殖斑點叉尾鮰。但是大多數養殖者對斑點叉尾鮰魚片出口美國受阻因素不知,如果2016年商品魚價格出現于2008年的狀態,對斑點叉尾鮰今后的產業的發展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因素,可能斑點叉尾鮰的養殖業可能下滑到比2009年還要低的狀態。
(4)2016年斑點叉尾鮰商品魚產量的預測
根據全國用于商品魚飼養的苗種來源數量分析,全國飼養商品魚的苗種數量大約7億多尾,以及2016年飼養能上市的商品魚約占苗種總尾數的70%,按我國活鮮銷售與加工所需求的商品魚規格計算,2016年斑點叉尾鮰商品魚預測產量30~35萬噸,再加上2015年的沒有達到商品規格的商品魚約為1.8~2萬噸,加上年生長率1.5倍約為6~6.5萬噸,這樣2016年需要上市的商品魚可能突破40萬噸。在2015年(商品魚約25萬噸)的基礎上要增加近15萬噸。
(5) 2016年斑點叉尾鮰商品魚產量分布
2016年斑點叉尾鮰養殖商品魚產量分布情況:湖北占24%、廣東19%、廣西14%、河南14%、四川10%、江蘇6%、江西2.5%、重慶2.5%、湖南1.8%、貴州0.8%、云南0.8%、其它省份占4%等情況。
(6)我國商品鮰魚活鮮銷售市場分布
我國活鮮商品魚銷售市場分布情況,根據多年對斑點叉尾鮰在國內市場銷售情況了解,并不是養殖產量高的省份活鮮市場,我國活鮮銷售市場廣東、重慶、四川、貴州、河南、遼寧、廣西、湖北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等。
2.斑點叉尾鮰商品魚養殖方式與現狀
我國斑點叉尾鮰的養殖方式基本維持原有養殖模式:池塘主混養、網箱集約主養 、庫區混合散養、小型湖泊混合養等。
我國目前主要是以池塘與網箱二種養殖方式為主體:
(1) 斑點叉尾鮰池塘養殖方式
池塘養殖方式是以斑點叉尾鮰為主,混養濾食性魚類(花白鰱)調控水質。要達到符合食品安全的標準,斑點叉尾鮰產量控制450~550kg/畝,濾食魚類產量的150~200/畝。池塘混養在鰻魚飼養池中套養斑點叉尾鮰,不采用投餌方式主要是攝食池塘鰻魚的殘餌與飼養水體中的餌料生物,控制商品魚產量為120~150kg/畝;其它養殖池塘套養斑點叉尾鮰不套底層的鯉鯽魚,控制產量在100~150kg/畝。
(2)斑點叉尾鮰集約化養殖方式
我國絕大部份斑點叉尾鮰集約化養殖均在水庫、江河、湖泊等天然水體中設置網箱的方式進行人工養殖,必須選擇水質較好與水溫適宜的水域開展網箱,為了防止在網箱養殖過程中必須在設置網箱的天然水域投放濾食魚類調控水質,防止網箱養殖的殘餌與攝餌魚類排出的糞便污染水域。
我國出口到歐美市場的斑點叉尾鮰魚片的原料魚大部份來源網箱養殖,在歐美市場受到消費者的喜食。要達到符合安全的標準網箱單位面積必須控制在每平方米70~75kg/m2為妥,水域水質達到地表水質Ⅲ類的標準,如要加工魚片出口必須控制原料魚的食品安全問題。
(3)斑點叉尾鮰天然水域散養方式
天然水域散養是利用可控的水體進行斑點叉尾鮰人工養殖,如小型水庫、小型湖泊飼養斑點叉尾鮰魚的商品魚,其養殖條件:a水源較為穩定;b水質要求在地表Ⅲ類以上;C必須要放養水質凈化魚類與水生植物;d單位面積產量要的有所控制商品魚產量在250~300kg/畝(濾食性魚類產量在65kg左右),如果水域的水質較好(水源量交換量較大)水域可適當提高商品魚產量在350kg/畝。捕撈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因為斑點叉尾鮰是一種集群性較強的魚類,如庫區采用大型網箱誘捕、湖泊采用圍網等方式。這種飼養方式可獲取較為安全的商品魚。
(4)斑點叉尾鮰套養方式
斑點叉尾鮰的套養方式較多,根據主養品種的不同其套養方式所有不同,如肉食性(鱸魚、鰻魚)飼養水體套養其主要是攝食殘餌、蝦池套養主要是攝食病蝦防止病源體傳播、其它魚類飼養主要攝食底棲生物、水陸昆蟲等。由于天然水域限制網箱投餌飼養,目前我國養殖方式基本上偏重于池塘養殖為主體。
3.我國斑點叉尾鮰的養殖現狀
(1)存在的隱性危機
目前我國的斑點叉尾鮰養殖處于一個誤區的高峰期,其原因是許多淡水養殖魚類的養殖利潤,2015年斑點叉尾鮰的售價高于2013年至2014年平均為20%,相對而變言養殖斑點叉尾鮰有利潤。但實際隱藏一種風險性較大危機,有可能產生2008年的低價格銷售。
(2) 缺少應急處置技術除害
有些養殖者不完全掌握養殖關鍵技術盲目上馬,在投放魚種的時間與水溫的技術沒掌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有的養殖急于求成獲取上市的商品魚,采購半商品魚縮短養殖周期因處理不當造成基本全部死亡。越冬的大規格魚種發病較為嚴重,主要是魚種前后的管理技術跟上造成。初步了解2016年越冬魚種發病死亡率高12%以上。
(3)2016年魚苗繁殖出現高峰暗隱
有可能不按種質標準的要求選擇親魚繁殖魚苗導致魚苗質量下降的趨勢。因為全國魚苗繁殖基地在湖北省嘉魚縣,除三湖公司統一管理選育,還有約50%的繁殖散戶基本沒有選擇親魚只要親魚能產卵即可。有可能晚期出現魚苗繁殖過多的現象,必須要采取嚴格控制市場需求數量而繁殖為妥。
(4)商品魚市場價格下滑
如果國內加工企業不能出口歐州與中東市場,以及加工出國內消費市場需求的產品,有可能出現加工企業不收購魚加工的局面。國內活鮮市場處于飽和狀態,必然要導致活鮮市場價格下滑。
4.國內斑點叉尾鮰活鮮與加工市場情況分析
(1)活鮮魚市場情況
國內活鮮魚市場比前幾年銷售量有所上升,初步了解國內目前市場銷售約為15至20萬噸。
(2)烤魚市場加工情況
采用斑點叉尾鮰商品魚加工成烤魚大約5萬噸左右。
快餐食品、即食食品、旅游食品、肯德雞的魚餅、魚糜制品等;加工后下腳料精深加工問題必須要開展:膠原蛋白、精制魚油、活性鈣、蛋白肽。
5.鮰魚片加工出口如何開辟東歐市場的情況分析
我國的加工企業必須開辟歐洲、中東市場,美國每年都有產品出口歐洲、中東(以色列、埃及)市場,其中有一家公司用中國的魚片轉出口歐洲市場;我國必須占領歐洲市場。如何開通前蘇聯聯合體國家。
二、應對美國農業部新的檢測規范的措施
2008年下半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對鯰魚(包括鮰魚)進口的新法令,進口鯰魚的監管職能從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轉由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負責,并授權該局在《聯邦肉類檢驗法》內制定針對鯰魚的新法規標準。
2016年4月15日正式進口監管權從FDA轉交USDA生效。2016年4月15日FDA同時取消了中國企業出口鮰魚片到美國的綠卡。因此表示美國的FDA不再監測由USDA來接管。
1.美國對斑點叉尾鮰檢測新法案形成過程
美國密西西比州從2004年至2007年斑點叉尾鮰開始養殖產量與面積連年下滑,導致許多加工企業倒閉,密西西比州資深參議員、現任美國國會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Thad Corchran(薩德.科克倫),英格蘭人,其家族的農場與加工廠處于倒閉狀態時,密西西比州的catfihs協會聯合, Thad Corchran表示說必須要中國付出代價。上升至美國政府完全形成法案由Thad Corchran與密西西比州加工企業聯合操辦。在國會前后多次立案都被否決,最后并以撥款主席采用多種途徑方式施壓后才形成新的鮰魚法案(檢測法規)。
直到2015年11月26日,美國政府正式頒布一項檢測轉移法規,即鮰魚法案,限制亞洲鮰魚(主要是中國和越南)的進口。規定從2016年3月1日起,輸美鮰魚的檢測管轄權將由現在的FDA轉交給美國農業部(USDA)下屬的FSIS,從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允許有18月的過渡期。在2017年之前美國食品安全檢驗局到目前FDA與USDA的交接期之內的貨物如何處理存在較大的分歧。
2.美國池塘養殖斑點叉尾鮰是否采用新法案
據有關方面的信息美國國內池塘養殖鮰魚加工魚片上市是否采用新的檢測規范,在美國國內的爭議較大,絕大部份加工企業與養殖者均反對將catfihs的魚片列入肉類檢測范圍,如果說美國的鮰魚保留在原FDA進行檢測,這樣同一個魚類品種采用二種法規檢測準入美國市場,如果按美國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哪樣美國養殖鮰魚加工魚片上市可能很難通過,據了解到目前美國國內的養殖初步認識以后處境極難。
從美國消費者情況了解到低收入人群基本購買越南的巴沙魚的魚片,高收入人群購買中國加工的catfish,普遍認為中國加工的鮰魚片其味道與口感要好于美國本土池塘養殖鮰魚加工的魚片,主要是美國池塘養殖鮰魚的水質較差藻類繁殖過盛造成魚的肉質口感較差。
實際許多美國經銷商拿中國進口的鮰魚魚片充當為美國加工出口歐州與中東市場的經營方式,只是在工廠內進行改包裝與標簽。因為中國到美國口岸均經過嚴格檢測出口歐州沒問題。
3.加強斑點叉尾鮰國內養殖至加工企業的預防應對措施
斑點叉尾鮰在我國已開展三十多年其養殖技術基本處理成熟期,國家已制定了多種技術規范,但由于各地養殖生態環境條件的差異,因而造成養殖管理水平有所不同。總體上來講是養殖出來的商品魚必須達到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不管是國內還是出口銷售食品安全是第一位。應對主要曽藥物、農藥物、重金屬、微生物等的檢測項目。
(1)加強品種與苗種質量管理措施
重點放在苗種源途的質量監管力度,親魚篩選與培育的技術管理措施,苗種重點放在魚苗內外營養轉換期技術管理。重點放在生產基礎苗種繁育的監管措施上,不能讓質量較差的苗種進入商品魚養殖市場。如從苗種質量上控制好減少藥物的使用量與次數,這樣對魚片質量上有所提升。
(2)商品魚養殖管理要求
商品養殖的質量主要來源養殖過程中管理調控措施:魚種質量選擇、魚種消毒處理、水質生物調控與管理模式、餌料營養不同營養期餌料營養標準的選擇、投喂量調控與方式、病害防治關鍵要素等。
(3)商品魚采用分期質量檢測與調控
養殖者是商品魚質量第一掌控者,只要養殖商品魚品質的好應對美國檢測是完全可以通過。養殖者能否采用分期檢測調控品質,大規格魚種期、半商品魚期、商品魚準市期三個檢測調控。
(4)魚體消毒與病害防治藥物監控
魚類飼養過程中必須有魚體外用藥物體外消毒,病害防治過程中藥物使用是一種必然規律,所以選擇藥物種類與有效成份性質必須要有所了解,用藥前首先必須了解所用藥物能否達到預防與治療的效果,是否在水體與魚體存在藥物殘留的影響等。目前許多養殖者混用藥情況較為嚴重,要應對美國這種檢測新規必須采取新的預防措施來應對。
(5)養殖期調控市場的需求量
以前我國養殖斑點叉尾鮰基本集中于年底上市,其它時間基本處于缺貨期,能否采用年四季分期上市。完全可以采用苗種與半商品魚飼養期調控方式進行飼養管理,我國淡水魚每年均商品魚市場盛淡過程,飼養期調控方式主要是苗種期與半商品魚采用不同飼養密度完全。
(6)如何開發國內市場產品的加工
斑點叉尾鮰商品產品加工的前景較廣,除了加工凍鮮產品外,如何開發快餐與旅游食品,調味食品與添加劑,高檔營養保健品。鮰魚下腳料高附加值營養保健品的精深加工是水產加工企業重要出路。(作者單位:湖北省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