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記者近期實探零售端的情況來看,豬肉零售價已較歷史高峰期下跌不少,下跌最多的已相當于高峰期價格打5折。
國信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覃多貴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根據國家官方部門發布的能繁母豬存欄數據,生豬產能在2022年底見頂回落,但在初期產能去化速度很慢,直到2023年10月去產能速度才有所加快,由此來看,豬價真正好轉的時間節點可能要到2024年下半年。
豬價低迷 上市豬企普遍增量不增收
近日,上市豬企10月銷售情況密集出爐,普遍呈現生豬銷量同比增長,但銷售收入卻同比下滑。
比如養豬龍頭企業牧原股份披露的2023年10月生豬銷售簡報顯示,公司今年10月銷售生豬488萬頭,銷售收入83.89億元。相較之下,去年10月牧原股份銷售生豬477.9萬頭,銷售收入149.37億元。這意味著,今年10月牧原股份生豬銷售數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銷售收入卻較去年10月同比下滑。
另一龍頭豬企溫氏股份近日的產品銷售情況簡報顯示,公司2023年10月銷售肉豬239.56萬頭(含毛豬和鮮品),同比增長44.98%,銷售肉豬收入43.91億元,同比下降19.78%,毛豬銷售均價15.11元/公斤,同比下降43.39%。
新希望披露的生豬銷售情況簡報顯示,公司2023年10月銷售生豬147.15 萬頭,同比增長1.10%,銷售收入為23.41 億元,同比下降35.12%,商品豬銷售均價14.91 元/公斤,同比下降42.28%。
豬企在經營上總體未能增收,直接導致了普遍虧損,但龍頭豬企體現出更強的風險抵御能力。據不完全統計,在涉及養豬業務的逾20家A股上市企業中,多數企業今年前三季度虧損,該情形與2021年的情況比較類似。而在2022年,上市豬企大面積盈利,當年度牧原股份盈利高達132.66億元,溫氏股份盈利達52.89億元。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數據,截至2023年11月13日,全國生豬市場價格(線上)為14.55元/公斤,與今年10月底14.46元/公斤的水平大體持平,今年9月底則為16.05元/公斤。但上述價格相較于去年同期的的水平,均要低不少。數據顯示,2022月11月13日,全國生豬市場價格(線上)為24.77元/公斤,2022年10月底為26.55元/公斤,2022年9月底則為24.47元/公斤。
記者實探:豬肉零售價格也處于近年低位
企業生豬出欄售價處于低位,也使得零售端豬肉價格保持了近年的相對實惠水平。
需要說明的是,即便是在同一時期,受種豬成本、養殖成本、運輸成本、消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不同市場、不同品類、不同品牌的豬肉零售價格差異其實較大,即便是在同一時期的同一地區,豬肉零售價格的差異也不小。但總體而言,目前豬肉零售價格處于近年相對較低的水平。
以深圳地區為例,記者近日走訪一些社區菜市場豬肉檔口發現,新鮮豬瘦肉的價格普遍報價在每斤15元左右的水平,普遍未超過20元/斤。一些社區商超的報價要高些,每斤報價超過20元,但豬肉品質看起來更好一些,此外,一些品名為土豬和黑豬的新鮮豬瘦肉報價則要高很多。而在幾年前豬肉價格的高峰期,深圳普通新鮮豬瘦肉的零售價一度在每斤30元左右,甚至更高。
專家這樣看豬價走勢
國信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覃多貴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根據飼料生產數據及仔豬出生數據來看,春節前生豬出欄量依然較大;從需求來看,后期消費逐步進入季節性旺季,隨著南方天氣的降溫,后期制臘需求亦將增加。從均重及肥標豬價來看,目前均重水平低于去年,肥標豬價差高于去年,但由于豬價漲價預期不強及豬病較多,二育需求有限。凍品方面,目前庫存仍偏高,春節前有較大的出庫壓力。
綜合來看,后期生豬供需格局仍偏寬松,但豬價低位及消費季節性改善或催生挺價情緒,預計生豬后市震蕩中略有反彈為主。而從長周期來看,生豬產能去化是豬價周期反轉的必要條件,根據國家官方部門發布的能繁母豬存欄數據,生豬產能在2022年底見頂回落,但在初期產能去化速度很慢,直到2023年10月去產能才有所加快,由此來看,豬價真正好轉的時間節點可能要到2024年下半年。